2014北京国际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研讨会

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  全天 14:00-22:30

大会注册:参会代表报到、领取资料.


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  上午  8:30-12:30

开幕式及全体会议

开幕式主持人:姜耀东,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

开幕式致辞:

刘峰,中国煤炭协会秘书长

杨仁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

Raj Singhal,加拿大瓦尔大学教授,国际采矿、复垦与环境杂志主编

刘仁芙,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副司长

致欢迎辞:

王显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大会合影

大会报告

1.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治理

袁亮,中国工程院院士、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2.美国阿巴拉契亚煤田矿区土地复垦研究五十年综述

W.Lee Daniels,国际土地复垦家联合会主席

3.中国土地复垦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胡振琪,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

4.澳大利亚20年土地复垦研究实践

David Mulligan,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矿山土地复垦研究中心主任

5.国内外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罗明,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总工程师


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  下午 14:00-18:30

6.欧洲煤矿的复垦条件与标准

CarstenDrebenstedt,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地质与矿业学院院长

7.美国伊利诺斯与澳大利亚减轻沉陷损害的开采方法以及长臂开采对社会与政治影响的比较研究

Robert G. Darmody,美国采矿与复垦学会主席

8.加拿大土地复垦新方法

M.AnneNaeth,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

9.美国煤矿废弃物管理实践

Y. Paul Chugh,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教授

10.题目待定

高吉喜,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

11.美国阿巴拉契亚煤矿区的土地利用与复垦方案

Jeff Skousen,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教授

12.矿区景观的人文精神维度研究

PeterKumble,捷克布拉格生命科学大学

13.越南QuangNinh城镇地区煤矿废弃地土地利用规划技术的发展

HarroStolpe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教授


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   全天 09:00-17:40

分论坛一: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政策与管理

1.环境友好的矿区损毁土地景观规划

Wolfgang Wende,德国Leibniz城市与区域生态发展研究中心

2.美国东部废弃煤矿的治理政策与实践

Jeff Skousen,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

3.中国土地复垦管理政策中的问题

刘燕萍,国土资源部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

4.人工恢复采矿场地的实践——行业共生法

M. Yellishetty,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5.德国矿区复垦与关闭的政策法规

CarstenDrebenstedt,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

6.国内外可持续矿山关闭实践的研究进展

王波,北京科技大学

7.矿区损毁景观的复垦与可持续发展

Syrbe Ralf-Uwe,德国Leibniz城市与区域生态发展研究中心

8.层次结构法在采矿企业土地复垦管理中的应用

杜振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分论坛二:土壤、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1.以河流沉积物作表土复垦棕色地带和其它区域的方法

Robert G. Darmody,美国伊利诺伊大学

2.丛枝菌根真菌在重金属污染环境生物修复中的作用

陈保冬,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

3.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覆盖次冠层叶簇对金矿损毁季风林地的修复作用

Evi Warintan Saragih,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

4.煤矸石基质影响下充填复垦重构土壤特性实验研究

徐良骥,安徽理工大学

5.华北地区废弃采石场人工植被恢复的演替规律研究

张华,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6.因地制宜选的选取先锋物种开始成土过程并以此促成稳定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

William K.Chapman,加拿大森林、土地与牧业部

7.环境材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对铅镉重金属的固定作用

黄占斌,中国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

8.矿区土地生态系统修复的理论框架

张绍良,中国矿业大学

9.试验性研究——评估印度尼西亚煤矿恢复区域内水土流失

AkihioHamanaka,日本九州大学

 

分论坛三:采煤沉陷地复垦与生态修复

1.模拟井工和露天矿地下水的有效方法

Erich Berger,德国ribeka GmbH公司

2.控制地表和地下采矿相关运动的充填设计参数开发

FengRuiming,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

3.矿业城市近效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与土地开发利用综合技术研究

周锦华,煤科总院唐山研究院

4.河南省采煤损毁土地复垦模式研究

潘元庆,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

5.采煤驱动下沉陷次生湿地水域构建与维系

李树志,煤科总院唐山研究院

6.晋陕蒙接壤区采煤沉陷区AM 真菌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

包玉英,内蒙古大学

7.开采沉陷对耕地生态位适宜度的影响研究

陈秋计,西安科技大学

8.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介绍

陈永春,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论坛四:固体废弃物与酸性水处理

1.对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煤矿固体废弃物溶解总量及其对水生物影响的预测

W.Lee Daniels,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

2.煤矿废弃物的再利用

中国矿业大学,卞正富

3.天然泥炭土在尾矿复垦中的应用

AleksandrMikhailov,俄罗斯国家矿产资源大学

4.药品残留物对水环境的影响——问题和对策

Tomas Vanek,捷克植物实验研究所

5.选择性去除法提高再生细骨料质量的方法

ToyoharuNawa,日本北海道大学

6.距离和风速对自燃煤矸石山表面温度探测的影响

夏青,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7.利用Acquaresi废弃矿孔隙储存Masua浮选尾矿的方法

Pier Paolo Manca,意大利卡利亚里大学

8.以水质模拟预测井工矿酸性废石潜力的方法

GintingJaluKusuma,印度尼西亚万隆科技研究所

 

分论坛五:矿区土地与环境损伤的监测、预测与评价

1.开采活动对环境的积极效应

MortezaOsanloo,伊朗德黑兰理工大学

2.淮南潘谢矿区煤矿开采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徐翀,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3.矿业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汇的影响

黄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矿业城市生态环境评价 -以武安市为例

罗广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5.高效矿区复垦的技术与实践

MariaMenegaki,希腊雅典国家技术大学

6.基于矿山尺度的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风险及解决策略

赵淑芹,石家庄经济学院

7.基于主成分分析模型的矿业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徐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分论坛六:减轻损伤的开采方法与措施

1.不可采煤层的CO2封存可行性实验研究

聂百胜, 中国

2.岩石结构地面甲烷释放带界定方法

RustamKhojayev, 哈萨克斯坦

3.近距离煤层上巷充填开采技术

杜学领, 中国

4.模拟坡度限制条件并作为伊朗废弃矿复垦规划的关键要素

Seyyed Pedram Mirmoini, 伊朗德黑兰理工大学

 

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上午   全天 09:00-12:00

分论坛七:污染土地修复

1.Sudbury矿区的修复进展:尾矿库种植生物燃料作物的实践

Peter J. Beckett,加拿大劳伦森大学

2.中国金属矿区废弃地修复经验

束文圣,中山大学

3.污染土地修复——问题与方法探讨

范天立 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4.纳米零价铁在多孔介质中垂直流和水平流模式下的传递

李静,加拿大碧泉环境修复公司

5.离子型稀土矿采矿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其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探讨

刘思文,中国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6.金属矿山废弃物堆场土地复垦技术

周连碧,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环境工程研究所

7.有色金属尾矿库土地复垦与环境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魏忠义,沈阳农业大学

8.硫酸盐还原菌防治煤矸石酸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的试验研究

马保国,河北工程大学

9.POPs污染土在水泥工业中的协同使用与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李叶青,华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分论坛八:露天矿复垦与生态修复

1.越南QuangNinh城镇地区煤矿废弃地土地利用规划技术的发展

HarroStolpe,德国波鸿鲁尔大学

2.超大规模露天采煤剧烈扰动区30年土地利用演变及人居环境效应

白中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3.有关印度尼西亚露天煤矿恢复中使用粉煤灰替代表层土的基本研究

Inoue Naoya,日本九州大学

4.矿区土地复垦成功的5要素

Mark Theisen, 美国

5.小规模的宗教文化保护对象:矿区废弃地中文化遗产的修复与保护

PeterKumble,捷克布拉格生命科学大学

6.植物纤维毯在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陈玉玖,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土地复垦绿化公司

7.基于岩石条件的印度尼西亚露天煤矿现有废石处理系统的评价研究

Shinji Matsumoto,日本九州大学

 

分论坛九: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案例研究

1.为何开展栖息地复垦?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圣地亚哥栖息地的复垦为例——文化、政策和公共健康驱动力

Michael Nieto,美国RECON Environmental.股份有限公司

2.基于GIS的矿区废弃地的可持续评价:以淮北杨庄矿区为例

常江,  中国矿业大学  

3.煤矿复垦方案:德国西南部前煤炭开采区的15年矿山复垦

Brenda K.C.Chan,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用改良的TOPSIS方法选择矿区土地利用类型——以D信息的输入解决不确定性的问题

Vahagn Khechadoorian,伊朗德黑兰理工大学

5.Santa Maria河堤生态修复项目

Robert Hobbs,美国RECON Environmental.股份有限公司

6.建设创面的生态修复与迹地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赵平,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6.案例研究:印度热带干旱环境下通过特定的种类的树木对煤矿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的方法

AnandNarain Singh,印度旁遮普大学

7.黄土高原区矿业城市土地整治模式研究—以山西省朔州市为例

刘丹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媒体支持

联系我们

会议地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意见反馈  |   免责声明

中国生态修复网 Copyright © 2005-2013 ER-CHINA.com

京ICP备1021742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378号